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详细内容

好文分享 | 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生成的视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出大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创新、发展、复合型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突破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教育目标的定位。“校中厂”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机制—文化—竞赛—创新—师资—管理”的“校中厂”教学模式是在对“校中厂”相关概念的分析以及过去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的建立标志着学校内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逐渐成熟。             

   

 

  高职院校“校中厂”一般有两种运营机制:学校自营与校企合作。学校自营可以说是更加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所以它首先必须具备学生技能训练基地的功能。而校企合作是吸引企业和学校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或由一方投资,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和管理人员等。高职院校“校中厂”可以帮助学校解决生产性实训高成本、高耗材等实际问题;学生通过真实操作、生产真实产品来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其职业素养;教师通过与企业生产技术的完全接触,能够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一、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中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

 

  高职院校“校中厂”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学校的工学结合,促进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所以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可以使四方受益。

 

  (一)学生是利益主体

 

  学生成为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把在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既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使之符合工厂的实际要求;(2)学生经历了高职院校“校中厂”的锻炼,对其今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工学同步进行,不仅能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3)学生在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的双环境中,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树立志向,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学生同时受到企业和学校文化的熏陶,在教室里是学生,走进高职院校“校中厂”便成为工人,这种双重身份,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二)教师业务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明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学校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在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能力方面还很欠缺,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业务水平提升的机会。教师在“校中厂”中可以熟悉到工厂的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方式等基本情况;了解相关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等具体规定;结合工厂的具体要求和用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使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可以提高教师本人的科研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企业从合作中受益

 

  企业也会从高职院校“校中厂”中获得显著的效益。(1)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在校园里面建工厂,大大降低了修建办公楼和厂房的经济成本。因为学校有食堂和宿舍,这为解决员工的吃住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2)有利于招聘优秀人才。在高职院校建“校中厂”,企业可以直接从所在学校的学生中直接挑选适合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节省了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的时间和成本。

 

  (四)高职办学水平提高

 

  高职院校通过“校中厂”的办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提升它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参与到学校制订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内容、选择课程与教材和实施组织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工作流程和生产任务进行现场教学,把学校、学生和企业真正的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学校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际能力的优秀学生,也能符合企业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他们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在当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创“校中厂”的办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其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中的冲突

 

  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是学校生产实训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往一些院校在尝试中也曾取得一些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文化传统、运行机制等的差异以及教学质量和产品质量的冲突等原因,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一)企业生产性与高职院校教育性的矛盾

 

  高职院校“校中厂”兼有学校的教育性和工厂的生产性,如何协调这两个属性的关系,实现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校中厂”的工厂生产性,表现为不规律、不稳定与竞争性的特征;高职院校“校中厂”的教育性要求学校制定整体的教学设计,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实训内容,具有稳定性、规律性的特征。因此,这就很难将它的企业属性和教育属性相统一,也就违背了开创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的初衷。

 

  (二)企业收益与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矛盾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从最初等级的实验观摩,到熟悉操作流程和能够熟练操作的过程中,必定会造成原材料、时间和劳动力的浪费,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为了工厂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校中厂”企业收益与高职院校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

 

  (三)企业产品更新与供应链管理的延滞性

 

  伴随着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趋势,产品竞争日益激烈,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产业供应链管理尤为重要。“校中厂”是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场地,拥有特殊的经营理念与固定的管理方式,可能会出现产品更新速度慢,供应链的管理能力不足。所以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提高市场占领性,是经营好高职院校“校中厂”的重要因素。

 

三、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协调创新机制

  

  (一)健全培养机制,提升学生技能

 

  教学整体设计以及阶段设计方案的制定很重要,要把每个岗位的任务要求和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依据不同学习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生产特点,制定出工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案,在合适的学习阶段分配给学生适当的生产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训练中参与实际生产任务。按照生产中不同的训练环节设计相匹配的教学项目,根据工厂实际的工作过程选择合适的载体,根据每一项工作的实际操作步骤进行课程安排。严格执行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聘用制度,确定教师的聘用标准。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考核的标准,确保在高职院校“校中厂”实习的学生尽量能够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促进学校与工厂生产的的高效融合。建立一套完整的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为核心、以专业化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的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引入企业文化,促进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校中厂”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创建形式,应当遵循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增加荣誉感和责任感,在组织中具有传承性和相融性,影响到职工的职业素养的形成。职业素质是指员工对职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包括敬业爱岗、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职业操守;严格遵守工作规范、执行相关制度、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工作态度;秉承环保、高效、经济的工作理念以及沟通交际、随机应变的能力等。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给学校注入优秀企业文化,促进职业素养养成的途径主要有五个方面:(1)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同时聘请企业专家和工厂的一线工人作为兼职教师;(2)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3)在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在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中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一个健全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4)根据企业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要求进行严格的生产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安全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5)鼓励学生在“校中厂”进行社团活动,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提高职业素养的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整合优质资源,引领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理论为高职院校“校中厂”加入技能大赛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技能大赛的考核侧重于员工的综合职业素质与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在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员工实现生产和培训的紧密对接,契合了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的目标和初衷。利用高职院校“校中厂”特有的资源优势,服务于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1)结合高职院校“校中厂”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计划方案,由企业的管理者、工厂的一线工作者和专职教师共同参与制定,组成教学培训委员会。基于高职院校“校中厂”自身的独特性,对于条件较好的专业,引导它们建立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编写相应的实训教材,应该把大赛的能力提升目标纳入学生课程整体设计中,在大赛中促进训练,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2)扩大技能大赛选手培养计划的覆盖面,在训练的同时,实现参赛选手的职业能力的提升。在训练和大赛的过程中也选拔出优秀的选手,采取全员和重点,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批次的选拔方法,对参与技能大赛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不断地逐级磨练,使经过培训的学生最终能符合不同级别比赛的参赛要求。(3)充分发掘和利用好高职院校“校中厂”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做到物尽所值,以解决大赛培训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大赛培训活动可以为企业储备大量的优秀人员,大赛一般会采取最新的行业理念和最先进的技术,它是一个行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代表,能够为高职院校“校中厂”不断创新理念、更新技术予以支持,也为高职院校“校中厂”成果展示提供了平台,实现高职院校“校中厂”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创新机制,促进创业能力

 

  把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和创业培养教育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复合式创业培训机制。(1)制定出针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的培养方案,将创新和自主创业教育融进高职院校“校中厂”的教学实践中,开办有关生产革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大赛,给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2)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增强他们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利用高职院校“校中厂”的设备、场地、材料的优势资源,共同研究交流新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对接,开发新技术;(4)鼓励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然学生切身体验企业经营的管理模式和氛围,培养和提高学生组织、管理、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配合实训中心,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

 

  (五)利用企业平台,提升教师能力

 

  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化水平。(1)对师资结构进行优化,建立一支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予以系统的规划与指导,使他们的聘任能力、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拓展都能实现高水平和专业化发展。(2)利用高职院校“校中厂”办学模式提供的企业平台与学校的“科研平台”相统一,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创设双向渠道,教师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进工厂锻炼学习,课堂直接就能动手操作,使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实践更加地相结合。把教学融于生产之中,有助于及时地把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优秀的技术成果来服务于社会,也有助于推进高职教师向同时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转变。(3)借助高职院校“校中厂”的设备、企业专家和一线技师对高职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督促他们参加技能鉴定资格考试,拥有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组织优秀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企业专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大赛的指导顾问团队,从而实现双方的共同提高、共赢发展。

 

  (六)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校中厂”具有双重属性,即生产性和教育性,这是它区别于普通工厂的主要特征。建立一整套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企业的生产要求为培养标准,去除学校的教育机制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束缚作用,改善高职院校“校中厂”的生产和育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制定出规范化、制度化的生产管理标准,组织学生对其学习并进行考核,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效益意识;制订切合实际便于执行的实践管理制度,通过文本任务的布置,逐渐形成一个步骤完善、条理清晰、各环节衔接紧密的建设框架;把企业质量管理条例中与质量管理程序有关的内容列入到评价体系中,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练习和培训,在真实的岗位上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培训;将具体的实训要求和关键步骤融入实训内容,营造高效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最大限度规避可能出现的工业危险,并将实训的最终结果列入评价的内容。

 

  作者简介

  白广申,男,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